霜降時節探秘市水務集團曹州木瓜產業園 二維碼
56
木瓜在菏澤具有悠久的栽培、開發歷史。明朝《浮生之記》中曾有詩贊曰:“投桃報李有木瓜,齡高三千物自華。《詩經》吟詠歌宛在,曹州原本是舊家。”近年來,我市持續推動木瓜產業發展,形成了集種植、采收、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著眼長遠,曹州木瓜產業發展要久久為功,持續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才能求突破謀發展。 600畝木瓜結碩果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10月23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位于定陶區冉堌鎮的曹州木瓜產業園內,金黃色的木瓜掛滿枝頭,微風輕拂,清香四溢。“這些木瓜已經進入成熟期,個頭大的約三四公斤重。”木瓜產業園管理人員趙福蘭說。 “目前我們園區占地約600畝,栽植了10000余棵木瓜,目前已進入成熟期。”趙福蘭介紹,“今年是小年,木瓜產量一般,但個頭特別大,大的有四五斤重。”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接過一個趙福蘭剛摘下的木瓜,感覺上面有一種涼涼、黏黏的物質,據說這是木瓜滲出的油脂。曹州光皮木瓜享譽盛名,明清時期是進京貢品,2013年以其獨特的觀賞、食用、藥用、保健價值被評為菏澤“市樹”。 曹州木瓜產業園建于2017年,目前木瓜樹均已長大成材。雖至秋末,但產業園內的木瓜樹仍然生機盎然,枝葉茂盛,團團如蓋,顆顆木瓜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色的光彩。不少木瓜樹的樹皮部分脫落,斑駁參差,非常具有觀賞性。漫步在木瓜園里,一邊欣賞金黃的木瓜,一邊聞著陣陣幽香,使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 采訪中,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園區內有多名工人正在將剛摘下的木瓜切成薄片,然后攤開晾曬。“連日來,河南南陽、安徽亳州、河北的客商都來洽談合作事宜。”趙福蘭介紹,南陽客商用木瓜干做酒,亳州客商買走木瓜干入中藥,河北客商用木瓜干提取有益物質。 2023年,菏澤市水務集團全資收購曹州木瓜產業園,目前,趙福蘭作為園區創始人仍在這里負責管理工作。在曹州木瓜產業園摸爬滾打多年,她對每一株木瓜樹都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看著木瓜樹一天天長大,我心里美滋滋的,希望明天更美好。”趙福蘭說,“木瓜樹姿優美,枝干蒼勁,葉片秀美,花果富有香氣,是優良的樹樁盆景材料。另外其營養成分豐富,保健藥理作用突出,開發利用價值巨大,可以生產木瓜飲片、木瓜酒等。”近年來,菏澤木瓜連續獲得國家權威認證:原國家工商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天下曹州第一瓜 在我國,木瓜種植、觀賞歷史悠久。《詩經·木瓜》中就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一顆木瓜,香飄千年,在菏澤也留下了美好的過往。明朝《浮生之記》中有這樣的文字:“投桃報李有木瓜,齡高三千物自華。《詩經》吟詠歌宛在,曹州原本是舊家。”木瓜枝干古樸蒼勁宛若游龍,樹皮剝落猶如龍麟。以至于在老百姓心中,把古生的曹州木瓜樹稱為“龍樹”,將木瓜稱作“龍果”“長壽果”“百益果”。 據了解,清朝時曹州木瓜酒已經享譽全國。1684年10月,康熙到曹州視察黃河,受風寒兩腿腫疼難行,被當地小吏曹安(祖上是明朝御醫)用“木瓜秘方”醫好,康熙御筆寫下“天下曹州第一瓜,日華沾露勝藥家”的詩句。《曹州酒業附則》中記載:“曹氏置果酒于左安門外,其瓜和藥進御矣。酒飲用亦藥用之,售于京北。”就是說曾經用祖傳“木瓜秘方”醫好康熙帝“腿疾”的曹安所制木瓜酒、藥成了進貢北京城的珍品。清《曹州府志》有這樣的記載:“木瓜酒祛風活血,主要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四肢麻木,跌打扭傷,關節不利,以及婦女產后腰酸背痛、腰脊勞損等。” 明代小說《北宋志傳》寫道:“穆桂英用木瓜樹制成的降龍木大破天門鎮。”據傳破天門陣,需要穆柯寨(距今曹州木瓜園約300里)的千年降龍木。穆柯寨又名木瓜寨,據說降龍木就是“千年木瓜樹”。穆柯寨木瓜樹成林成片,秋后木瓜下樹,當地的釀酒專家把木瓜切成小塊煮熟搗爛,經過發酵制成木瓜酒。楊家將常年帶著木瓜酒,官兵們喝后鏖戰能力超強,帶軍迎風餐雪、露宿野外,也沒有患風濕病和關節炎的。 中國自古就有“杏一益,梨二益,木瓜百益”之說,因為木瓜富含有機酸、維生素、氨基酸、果膠和鉀、鈣、鐵、磷等多種營養成分,都是抗衰老、抗腫瘤的核心物質,雄居所有果蔬之冠。 曹州木瓜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春、夏可觀賞優美的樹姿、斑駁的樹干和多彩的花朵,秋季可觀賞橘紅色的葉和金黃色的果,冬季則可觀賞古樸蒼勁的枝干,無論樹枝、樹干,還是葉、花、果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近年來,我市推進木瓜產業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形成了集“種植、采收、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全市種植面積達16000畝;培育出適合城市綠化、果園栽培、飲品加工、觀賞聞香、盆景制作等不同用途的多個木瓜新品種,開發出木瓜葉茶、木瓜籽油、木瓜香枕等產品。 “六個一批”助推產業發展 曹州木瓜樹作為我市本地特色優勢樹種,具有悠久的歷史,極具傳承意義,大家都盼望菏澤木瓜產業早日發展壯大。但毋庸諱言,木瓜產業的發展目前依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宣傳推廣欠缺,品牌效應不夠;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低;育種手段落后,優良品種缺乏;管理技術落后,產量品質不高。 為促進產業發展,破解當前困局,市農業科學院曾經調研了定陶區、牡丹區等木瓜種植基地及我市部分加工企業,并赴臨沂市和安徽省宣城市考察木瓜產業發展情況。針對菏澤木瓜產業現狀,該院提出了“六個一批”的發展思路,即建成一批產業園區、做強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木瓜品牌、建設一批展示基地、推廣一批先進技術、成立一批推進機構。 在市農業科學院形成的《關于我市木瓜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中,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發展思路。拿建成一批產業園區這一點來說,報告提出依托牡丹區王浩屯鎮等種植基地,優化區域和品種布局,引進培育一些新品種,建成木瓜觀賞園區,提升木瓜觀賞水平;依托雷澤湖農林特產等加工企業,建立集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展示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木瓜加工園區;依托定陶區冉堌鎮等鄉鎮,加快打造集采摘娛樂、文旅康養、文化創意、大健康產業發展于一體的木瓜特色小鎮。 在建設一批展示基地方面,報告提出依托市農科院或有關企業已有的木瓜資源圃,收集種植國內和我市木瓜種質資源,建成木瓜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參照臨沂市“南畝春耕”經驗,建成展示豐富多彩的木瓜產業和成果的科普示范基地,使前來參觀的人對木瓜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參照宣城市木瓜發展經驗,選擇適宜場所建設曹州木瓜博物館,以文物、圖片、文字、聲光電等結合的方式,展示木瓜的歷史文化、品種分類、產業發展、系列產品、藥用藥典等。 產業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持續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才能求突破謀發展。這正如一棵木瓜樹的成長,需要植苗、澆水、施肥、疏枝打杈,歷經春耕夏耘,才能在金色的秋天收獲金黃的木瓜。 來源:山河新聞
文章分類:
企業新聞
|